1、采用自動翻鬥將礦石倒入礦倉,礦倉頂部設有重型格柵,格柵的縫隙為棒條振動給料機所承受物料的最大粒度。
2、礦倉進料口與底部出料口有一定的距離,使礦倉受料後底部形成一定積料,對下落物料有一定的緩衝,以減小物料對棒條振動給料機的衝擊,礦倉出料口底部的頂麵與棒條振動給料機槽底麵距離須大於最大給料粒度1.5倍左右。
3、由於棒條振動給料機的槽麵與槽框頂麵的距離小於物料的最大粒度,須設置礦倉溜槽,以防止物料溢出槽框外。
4、棒條振動給料機棒條設計時須保證一定的棒條間隙,棒條間隙小於破碎機破碎後物料的最大粒度。
5、棒條麵與破碎機進料口要有一定的工藝落差,由於棒條振動給料機槽寬一般比破碎機進口寬度大。在棒條振動給料機與破碎機之間設有破碎機收料溜槽,溜槽上大下稍小,以防止物料堵料。
6、破碎機進料口設置一頭固定的鐵鏈以減少物料對破碎機的衝擊。
7、棒條振動給料機設篩下溜槽,破碎機下設出料溜槽,將物料給至同一皮帶機。